八关爱

关心八方,守护出行

今日疫情通报上海新增确诊病例直击上海浦西核酸筛查现场:流程在改进,耗时在缩短

“现在6号楼在做核酸,2号楼居民请准备,一会听到门铃响再下来。”

4月1日七点半,家住大连路某小区的安女士看了一眼业主群的消息,和家人打趣道“又改进了,这次组织得最好”。

当天,上海浦西地区全面展开核酸筛查。澎湃新闻记者现场体验及采访发现,新一轮核酸检测,流程在一轮轮改进优化:志愿者多了,组织核酸筛查更有序了,居民越来越配合了,即使上网课的学生们,也不至于因为核酸检测耽搁学习。

大连路一小区,检测现场贴上一米等待线。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

大连路一小区,检测现场贴上一米等待线。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

检测全过程仅耗时5分钟

检测全过程仅耗时5分钟

事实上,安女士不知道的是,早上五点多,小区志愿者就开始忙活起来,核对信息,重新勘查小区地形,安排核酸检测的楼栋顺序和线路。

和前几次检测不太一样的是,这一次,志愿者们决定,虽然核酸检测的地址还是在小区车库出口处,但是单独开辟入口和出口,避免人员聚集。与此同时,核酸检测处,地面贴上一米线。

这样的流程优化,其他小区也有。

这样的流程优化,其他小区也有。

8点40分,虹口区临平路某小区的核酸检测群里,志愿者已经发来了友情提醒,“大家可以准备准备下来了,1到10层先下,其他等候通知。”

虹口区临平路一小区核酸检测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摄

虹口区临平路一小区核酸检测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摄

这样的检测方式已经经过了迭代更新,最初记者所居住的这个小区进行4栋楼一批同时喊楼检测,导致小区花园内排起了长龙,居民等候时间较长,也无法保证人与人之间有一米的距离。

这次检测,小区居委和志愿者合力,于前一天再次核算居民人数,然后推行每栋楼每10层一批下楼检测的模式,大大缩短了居民等候进程。

不仅如此,记者下楼检测时发现,就连楼栋大堂都贴上了一米距离线,便于居民登记信息时的安全防护,楼里的保洁服务人员也穿上了防护服。“阿姨你也变成大白啦,差点没认出来。”一位居民打趣,引发大家的笑声。

从下楼到检测完成,记者全过程仅耗时5分钟。

从下楼到检测完成,记者全过程仅耗时5分钟。

“大白”为老人指引。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大白”为老人指引。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功夫做在检测前

功夫做在检测前

“我们小区昨天就在业主群里接龙,每个人填家里住几个人,方便志愿者统计是不是有漏检。”家住静安区的萧女士说道。

不仅如此,3月31日,萧女士也收到小区居委会发的《告居民书》,上面详细写着:第一次核酸检测日期为4月1日,为避免聚集,各楼栋各楼层的居民,请听到志愿者按门铃通知再下楼,不要提前或延后。第二次核酸检测时间另行通知。家中有高龄、行动不便的,请提前告知志愿者。

发检测贴纸。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发检测贴纸。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同样,位于松江沪亭北路一小区,3月31晚,就有居民在楼组群里提醒大家:“2米距离黄线路锥保安已贴好,明天核酸检测,请大家按照2米距离有序排队。”

4月1日一早,该小区17号楼还是在群里“点卯接龙”,大家按人头下楼做核算采集,他还不忘提醒大家:“慢点没有关系,没叫到的一定不要出来,楼栋里有上网课的小朋友和老人麻烦大家照顾一下往前排,谢谢大家!”

上午10点,宝山区翁女士一家做完核酸检测上来,正是孩子空中课堂数学老师的互动时间。只听到腾讯会议里,数学老师说:“现在,我要去做核酸检测,请大家先做这份练习。”10分钟后,数学老师回到会议室,开始讲课。

“这一轮核酸检测,流程顺多了,希望我们早点解封,早点恢复正常。”翁女士说道。

核酸检测点设置在楼栋的通风口。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核酸检测点设置在楼栋的通风口。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