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限行不限行渣土车、超载车、报废车、烟花爆竹,还有……徐州出手治一治!
4月28日下午,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七组相关负责人、市公安局副局长白新建,就徐州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专项工作七组坚持以淮海战役精神引领,治标为主、标本兼治,持续抓源头、控路面、造声势。通过专项整治:
渣土车、货运车辆抛撒滴漏、超限超载、老旧黄标车、排放尾气超标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扬尘污染、烟花爆竹燃放污染得到控制,
机动车限行应急管控措施得到落实。
强化组织部署,落实管控责任
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多次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到汉源大道与昆仑大道交叉口等大气污染治理管控点一线调研指导。
4月11日下午,市公安局专题召开公安机关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动员部署会。市公安局从交警、治安、食药环支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工作专班,出台了《公安机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明确了专项七组的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和序时节点,制订了《徐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交通管制预案》,发布了《关于重污染天气对市区道路实施临时交通限制的通告》。
4月13日、18日,交警支队连续召开全市交警系统大气治理攻坚部署会、推进会,要求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管控到位,重点加强客货运输车辆监管,减少存量、控制增量。
治安支队起草了《关于调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场所、区域、时间和品种的请示》《关于调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场所、区域、时间和品种的通告》,对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种类及严格销售流通进行了详细规定,目前正在研究对《徐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第135号市长令)》的修改意见,力争实现有效管控的目标。
紧盯源头监管,突出防治重点
专项七组始终把货运车辆管控作为工作重点,每天组织干警在进出城重要路段加大查纠力度,对违法加高车帮的179辆大型货车厢体予以现场切割,协助货运公司整治违法加高车帮大型货车167辆。
督促货运企业落实大气治理主体责任,市车管所先后走访本市多家重点运输企业、检测站点,对1115名驾驶人进行了宣传教育,与46家单位和20家机动车检测站签订了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状。
同时,加大了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4月12日、25日,专项七组组织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先后到云龙区、泉山区、铜山区茅村、利国和贾汪区等地,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及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要求依托路面,做到严防死守,现场调整了个别重点岗位设置。
另外,实行了差别化的管理措施,对过境货车、以徐州为目的地货车、城建重点工程运输车辆,改变既有管理模式,对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车辆除允许晚上22时至次日6时运输外,新增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运输时段,允许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避开高峰通行。
科学勤务安排,严守关键节点
市公安局建立了重点卡口联合督查与随机抽查制度,联合交通、城管、环保等部门协调配合,协同作战,市区范围内设置20个固定值守点,确保全天不失控、不漏管。
同时,每天不间断开展专项督察,大力促进部门作风效能提升、企业单位监管责任落实、路面严格执法管理。综合采取外围控、点上卡、路上巡等多种方式开展重点整治,突出104、310、206、311国道管控,严查严处大中型货运车辆尾气超标、物料抛撒滴漏、车用油品不合格及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
工作部署以来,共查处工程车辆违法行为3800余起、货车闯禁行925起、超载超限1299起、抛撒滴漏108起,淘汰注销老旧黄标车307辆,配合环保部门检测90辆大型货车,其中尾气超标13辆(环保部门当场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曝光典型违法及当事人21人次。
下一步,专项七组将重点围绕源头监管、路面管控、责任落实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通过借鉴外地经验、划定老旧机动车辆限行区域和机动车按车牌尾号工作日限行等务实管用措施,牢牢抓好机动车管控工作,确保专项攻坚行动向纵深发展,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攻坚仗。
大徐评论
把『绿色』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市近期打响的一场综合性战役,不仅代表了民生诉求、产业升级诉求,还是我市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契机,通过系统性地治理大气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面提升徐州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理念决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为了转变过去粗放型、消耗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党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之上,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全流程通过技术革新和改进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正因为此,我市以大气污染防治为抓手,倒逼产业升级,系统化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方式。
通过解决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全体徐州人民的期盼,更是我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大气污染的形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需要一个由点及面、全面突破的过程。
打好这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即使无法立竿见影让雾霾俱净、天空湛蓝,然而,方向之明确,目的之精准,行动之扎实,无人可以阻挡。
徐州人民从不缺少干事创业的热情,关键在于如何用好这份干劲,延续这份干劲,变成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向大气污染开战”,推动我们发展思路的转变,使全生态理念贯穿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覆盖我们这座城市的每寸土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
文字:陈娟
部分图片:齐浩
编辑:刘媛